大跌行情即将结束,教培医美同命不同路
导读:近期A股市场的风向扑朔迷离,双减政策落地以来,整个教育行业整体缩水7300亿人民币。然而经过不到一个月的缓冲,教育股已经开始实现涨跌互换,继上周市值增加超30亿元后,中公教育继续反弹,市值增加超百亿。双减后,市值周减百亿、数百亿成为常态,中公教育
近期A股市场的风向扑朔迷离,双减政策落地以来,整个教育行业整体缩水7300亿人民币。然而经过不到一个月的缓冲,教育股已经开始实现涨跌互换,继上周市值增加超30亿元后,中公教育继续反弹,市值增加超百亿。“双减”后,市值周减百亿、数百亿成为常态,中公教育此次113.49亿元的反弹则成为难见的好消息。
在此背景下,跌跌不休了两个月的生物医疗板块也迎来了希望的曙光。9月6日,A股生物医疗股全线大涨,多支个股涨停。医疗股全线走高,或许是一个拐点已至,大跌行情即将结束的信号。
医美板块减持潮起 市场走弱是表象
医疗美容作为“颜值经济”下诞生的新事物,近年来发展如火如荼。2021年年初至今,医美行业指数一路上涨,相关个股也大吃市场红利,股价大幅上涨。而在股价狂欢之后,便开始有人筹划减持,部分媒体和网民也在唱衰不唱喜。
有市场观点认为,此前医美市场走弱的两大主要原因,分别是近期教育、互联网等行业的监管力度增大,导致市场的整体风险偏好回落;以及相关政策变化带动的机构资金投资风格转换。
而从资本市场给出的反应来看,双减政策本身更多表现出“回归本源”的导向;白酒板块则是击鼓传花的游戏告一段落;至于医美板块的复苏迹象,象征着监管趋严利好头部企业的本质特征。
教培医美同命不同路 华熙生物领先逆势生长
教育行业变天,原因之一是行业在疫情前后进行了恶劣的营销竞争,将越来越多的家长纳入教育焦虑行列,而在线教育建设成型后,其用户覆盖能力有较大改变,这也加速了监管的落地。
课外培训的根本问题,在于冲击了正常的学校教育生态。其中,无论是线下的超前教学服务、还是线上的拍照搜题,均对常规的学校教育产生冲击。
而与互联网行业和教培行业不同的是,医美行业在资本扩张进程中,对民生的涉及程度更浅。长期围绕医美行业的主要矛盾,并非喧宾夺主,而是高速增长的市场规模,超出了医美行业的规范化进程。
这也就决定了冲击过后,教培行业和医美行业的市场反应截然不同。强监管时代的来临,有利于医美市场的有序化发展,恶性竞争将减少,虚假宣传得到遏止,社会对医美行业的信任度得到提升,上游企业赢得了更良好的发展空间,有望冲击国际市场。
根据华安证券9月1日发布的研报称,华熙生物近一个月获得17份券商研报关注,买入12家,增持2家,平均目标价为276.79元,与最新价177.35元相比,高99.44元,目标均价涨幅56.07%,如此亮眼的市场表现恰好揭示了医美行业过渡到新的成长阶段的事实。
除了在资本市场的优秀答卷,华熙生物还在产品市场也保持着逆流而上的勇气,此前于11日已经落幕的美沃斯国际医学大会,华熙生物旗下的医美品牌润致受邀参展,重点展示了润致全系列、御龄双子针、润百颜全系列针剂水光产品等爆品,引爆大会现场,充分展示了医美国货品牌的内在力量和远大前景。
结语:涨跌对于股市来说本是常事,但就医美行业而言,乱象整治、行业自律才是行业涨跌的重要因素。纵观整顿后的医美市场,不管是从产业链还是品牌营销的层面上看,都具备由浊转清的良好势头,持之以恒,必能在消费升级的蓝海里,开辟一片新的天地。